Kaiyun(中国)官方网站-登录入口

南皮五金机电产业进阶之路:单项冠军工厂领跑“共享智造”实践共赢_开云网站
欢迎来到开云网站!

主页 > 新闻中心 > 行业资讯

南皮五金机电产业进阶之路:单项冠军工厂领跑“共享智造”实践共赢

时间:2025-10-09 21:05 来源:网络

  工人将PACK箱体稳稳放置于操作台后,两台工业机器人随即投入拼焊作业。焊光闪烁间,机械臂依预设轨迹精准移动,顺利完成焊接任务,随后箱体半成品将转至下一工序——《华夏时报》记者走进位于河北赛格机电有限公司(下称“赛格机电”)焊接车间,所见便是如上一幅人机协作的高效场景。该车间配备了逾200台国际先进焊接设备,形成了规模化、自动化的焊接能力。

  而在相邻的钣金车间内,12台激光切割机正如“钢铁裁缝”般执行毫米级精准切割;18台折弯机与2台折弯加工中心组成的加工集群,则赋予金属板材多样化的立体造型……从复杂表面处理到精密零部件加工,该车间均能从容应对,展现出扎实的制造实力。

  南皮县五金机电产业经过七十多年的发展,已崛起为具有国内外影响力的产业集群。在此进程中,以赛格机电等为代表的企业群体共同推动了产业的进步。当前,整个集群正通过持续科技创新,迈向技术更高端、产品附加值更高、加工更精深、发展更集约的新阶段。

  目前,南皮县已建成滏源金属表面处理园、获批成立河北省五金机电产品质量检验检测中心等。随着新能源汽车行业持续高速发展,赛格机电的订单量与工艺水平同步攀升“公司目前一直处于满负荷生产状态,新建车间也即将投入使用。”赛格机电相关负责人向《华夏时报》记者介绍。

  2024年,公司产业升级项目取得阶段性成果。其中焊接工艺实现重点突破,从原先以人工为主的手工焊接,升级为“人工流水焊+机器人自动化流水线焊接”相结合的高效作业体系。车间同步引入智能监控系统,通过自动拍照存档为每一件产品建立独立电子履历,实现全流程可追溯。

  据赛格机电相关负责人介绍,人工焊接虽能处理更精密的工序,但因师傅手法差异导致合格率偏低,后期质检也需投入更多人力。为此,公司引入CCD智能检测设备,通过机器筛查提升质效。目前,产品合格率已从原来的约70%大幅提升至99%。

  记者在采访中获悉,随着新能源车企对工艺要求不断提高,辊压工艺近年来逐渐兴起。赛格机电为此投入近1亿元,用于技术改造升级、采购先进制造设备。“2023年3月起步阶段,持续投入研发成本,成本压力较大。该工艺已成功实现批量生产并盈利,为社会创造400余个工作岗位,产值达1亿元,新工艺产品纳税近1000万元。”赛格机电负责人补充道。

  从早期不到100人、纳税不到几十万元的公司,到2012年注资2000万元在河北省经济开发区扩大生产规模,赛格机电的产品线逐步扩展至覆盖钣金类冲压件与折弯件。2015年起,随着国家政策的扶持及高端客户转型,新能源汽车行业开始扩张式发展,市场对产品安全性与工艺水平提出更高要求,在高端客户需求的驱动下,公司通过增加研发投入、扩大人才队伍与优化资源配置,实现了产品质量的显著跃升,并因此获得了市场的广泛认可与好评。

南皮五金机电产业进阶之路:单项冠军工厂领跑“共享智造”实践共赢(图1)

  赛格机电相关负责人向本报记者介绍,公司业务自2015年切入新能源汽车电池箱领域至今,新能源箱体及配件已成为其主营业务,合作伙伴包括宁德时代、中创新航、长城汽车等行业头部企业。

  近期,河北省工信厅发布第七批河北省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名单,沧州市新增7家单项冠军企业,其中就包括赛格机电,单项产品为新能源汽车电池PACK箱体。

  如今,赛格机电已构建起一条覆盖模具分析与制造、数控激光下料、加工成型、校平、机器人焊接与折弯,以及喷涂、电泳、丝印等表面处理工艺的完整产业kaiyun网页版 kaiyun入口链。全流程关键工序的自主化,成为其保障产品质量与交付效率的核心支撑。2024年,赛格机电实现销售收入6.5亿元,利税3900余万元。

  赛格机电的成长历程,生动诠释了南皮县五金机电产业的崛起之路。作为“中国北方电子五金之乡”,南皮县辖区内各类五金机电企业总数约4000家,产品种类达数万种,形成规模庞大、链条完整的产业集群,展现出强劲的县域经济带动力。

  在激发企业内生动力的同时,南皮县近年来积极践行“共享智造”理念,通过“政府搭台、企业主导、市场化运作”机制,系统推进产业集群资源整合。该模式覆盖基础设施共享、生产工序共享、原材料集采共享、外贸服务共享、检验检测共享、法律服务共享及产学研平台共享等多个维度,逐步构建起协同高效的企业服务生态圈,为全县五金机电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针对电镀企业生产规模较小,治污设施简陋,环保隐患大、企业较为分散等问题,河北滏源金属表面处理有限公司投资4亿元,建设金属表面处理园区,园区占地130亩,旨在引导涉表面处理企业的表面处理工序统一在产业园进行,建成后可容纳117家企业入驻。

  金属表面处理作为五金机电生产的必要环节,对提升产品品质、保护金属基体、节约贵重材料至关重要。该专业园区的建成,为南皮县五金机电产业集群提供了集中的表面处理共享服务,实现了资源的高效利用。

  据记者了解,南皮县通过建设表面处理园区,实现了对入园企业的统一管理、统一监控以及污染物的统一处理,有力助推了当地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园区服务半径还延伸至孟村、盐山、东光、泊头等周边地区,推动了区域电镀生产的集中化,促进了五金机电产业的整体提档升级,实现了产业发展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共赢。

  值得关注的是,产业园引进先进的污染治理技术,污水处理站日处理量2000立方米,经物化预处理系统、水解AO生化处理系统、中水回用处理系统、浓水生化处理系统、后保障系统、电化学系统等六大环节进行集中处理,废水中污染物指标去除率达到99%以上,出水达到(GB21900-2008)表二标准。其中,中水回收率达到60%以上,可用于车间电镀生产线及废气塔用水及地面清洗,达到清洁生产的目的。

  河北滏源金属表面处理有限公司负责人李元林向本报记者透露,目前入园企业约70家。他介绍,入园可以有效降低入园企业成本,“一方面,入驻园区后企业不需要单独投资污水处理设备,减少了一次性固定资产成本;另一方面,园区有配套完善的服务体系,如检测中心为产成品功能及镀液原材料、制程等进行检测、分析,减少每个企业单独建设造成的资源浪费和重复投资,降低企业一次性投资成本,预估该模式(共享园区)可为企业节约成本2200余万元。”

Copyright © 2024 开云精密模具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苏ICP备20230128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