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市9所中职学校共24个专业44个专业点开设“3+4”对口贯通分段培养、三二连读、联办五年制高职等多种贯通培养模式——人才培养模式不断创新,职业教育生态持续优化;
中职学校入选全国教师教学设计与展示典型案例6个,斩获全省职业院校教学能力大赛、班主任能力大赛一等奖3个,取得近年来的新突破——教师成长土壤肥沃,教师队伍素质整体提升;
从市赛到省赛、国赛,再到走出国门登上世界职业技能竞技舞台,中职组获国赛1银1铜两枚奖牌,高职组获国际金奖2个、银奖2个,国赛获奖22个,省赛获一等奖8个,实现了近年来我市大赛成绩新突破——人才培养成效显著,技能人才硕果盈枝;
更新“专家、技术、人才”3张清单,发布高校专家2128人,高校科技成果、发明专利720项,毕业生人才资源43950人——深入推进校城融合,为赋能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贡献了职教力量。
职业教育发展关乎教育强国建设。在今年全国两会上,“推进职普融通、产教融合,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被写入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我市职业教育坚持守正创新,于2024年编制《泰安市推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2024—2026年)》(以下简称《计划》),为全市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指明了方向。《计划》明确指出,抓住教学团队创新、内涵建设项目、质量评价机制3个关键因素,实施教科研工作联合行动、办学成效突破行动、校城融合产业赋能行动等五大推进行动,加强打造50个市级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建设100门市级在线节市级“匠心育人”特色课堂等7项成果建设,5所中职学校建设成为省高水平中职校,特色化专业实现了县市区全覆盖。市教育局(市委教育工委)将泰安市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提升行动纳入2025年重点工作台账,重点从加强职业院校质量建设、提升职业院校现代化治理能力、服务地方产业发展3个方面推动全市职业教育发展。
“我国职业教育改革向纵深推进,各级利好政策不kaiyun网页版 kaiyun入口断发布,但社会上对职业教育仍存在一些偏见。去年以来,我们围绕职业学校现代化治理实施了一系开云官方 kaiyun官方网列措施,不断打破社会对职业教育的刻板印象。”市委教育工委委员,市教育局党组成员、副局长王家民说。
育人必先育心。“首课思政负责制”是我市创新推出的思政教育新模式,目前,“首课”被列入全市所有职业学校日常教学任务,从公共基础课延伸到专业课,各专任教师深挖各学科思政教育元素,构建起“人人讲、科科讲、天天讲”的滴灌式、润心田、培根铸魂的思政教育新格局。
发挥榜样引领。各职业院校累计举办“劳模工匠大讲堂”宣讲活动15场,全国人大代表、泰山玻璃纤维有限公司设备动力部部长温广勇,登上APEC讲坛的导游“泰山娟姐”张娟,“90后”村党支部书记、“非遗传人”刘腾潇等全国、全省劳动模范、泰山工匠进校宣讲,覆盖8000余名师生。
激活有生力量。2024年,山服学子勇夺数据分析与可视化赛项国际总决赛金牌;宁阳职业中专学生在“一带一路”暨金砖国家技能发展与技术创新大赛全国总决赛中夺得“幼儿照护职业技能赛项”铜牌;泰护思政部教师宋晓蓓荣获第三届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展示活动一等奖;泰职师生在第十七届山东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获奖39项……
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职业教育前途广阔、大有可为。我市职业教育紧扣国家发展大局,立足全市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建设具有泰安本土特色的职教育人生态体系。
——人才培养协同化。2024年,市教育局发起成立了泰安市职业教育发展共同体,以市域内3所市属高职院校和8所中等职业学校为主体建立,同时吸收有关企业参与共建。共同体的成立,将统筹全市职业教育资源、设施、师资,打破校际壁垒,紧密对接泰安新型工业化强市建设11条重点产业链,集中力量重点共建13个具有区域特色和行业影响力的品牌专业(群)。今年,共同体重点聚力金师、金专业、金教材、金课程、金基地“五金”建设,提升职业院校的核心竞争力。
——校企合作项目化。2024年,市属高职院校新开设64个“订单班”“冠名班”,新增培养规模3404人;与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等企业共建12家现代产业学院,成立泰安市医养照护产教联合体1个,汽车及零部件产业产教融合共同体等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5个,吸引众多高中职业院校和科研机构、行业企业深度参与。一批优秀的技能人才服务于泰山玻纤、泰山石膏、市中心医院等企事业单位,成为全市各行业技能人才的主要来源。
——职业教育国际化。泰职牵头开发的2个埃塞俄比亚国家职业标准已通过埃塞俄比亚国家认证并投入使用,更新澳大利亚TAFE教学标准1个、原版课程20门;泰护药学系与韩国尚志大学共同开展药学专业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填补我省空白;山服引进意大利合作院校先进教学模式课程、职业资格证书等优质教育教学资源,双方共同制订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设计等,让学生培养同国际接轨。
“过去一年,我们完成了‘打好立德树人、现代治理的持久战’‘打好服务产业、支撑发展的主动战’‘打好政策落地、定点清障的攻坚战’目标,全市职业教育实现健康发展。”王家民表示,“下一步,将继续深化教育链、人才链、产业链、创新链‘四链’融合,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高技能人才和智力支撑。”
正如泰山脚下的职教学子所言:“这里有攀登向上的阶梯,更有成就出彩人生的舞台!”